ad1

创新药开出华南首方短肠综合征患者有望告别“输液袋”

来源:中新网2025-04-22 02:56阅读量:14243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移植外科/小肠外科主任柯嘉21日为一位短肠综合征患者开出了替度格鲁肽的华南成人首方,短肠综合征患者有望告别“输液袋”。

“本以为以后难以正常饮食且离不开输液袋维持,没想到有希望。”来自广东茂名的崔伯今年81岁,此前因肠系膜扭转与肠坏死被切除大范围肠管,术后小肠剩下约55厘米,仅为正常人小肠长度的十分之一,因剩余肠道无法吸收身体所需的营养量,他被诊断为短肠综合征,同时因为前次手术的小肠-盲肠吻合口狭窄而叠加了肠梗阻。

2024年9月转入中山六院后,经过与小肠内镜科的多学科尝试后,柯嘉团队为其切除狭窄的吻合口并再次行小肠-盲肠吻合,小肠长度基本无改变。术后患者恢复经口进食,并经过营养科、消化内科共同努力改善饮食方案后,生活质量获得改善。然而因为肠道长度过短,崔伯经常出现稀便或水样便,且便次频繁,并伴有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只有依靠肠外营养输液方可缓解。

据悉,我国成人短肠综合征患病率约为0.73/1,000,00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柯嘉介绍,SBS患者群体承受着难以言喻的痛苦,因为经口进食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绝大多数SBS患者需长期依赖肠外营养支持,生活基本被静脉“输液袋”束缚。

-->

替度格鲁肽于2024年2月在内地获批,是针对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的SBS肠康复治疗的药物。替度格鲁肽通过增加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提高残余肠道对营养物质的自主吸收能力,打破了SBS患者长期以来无针对性药物的现状。

如何让罕见病患者有药用、用得到、用得起、用得好,是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广东省卫健委推动罕见病的药物保障难题,建立起“做好医疗服务+优化药品供应+推动医保支持”的罕见病医疗保障工作,减轻罕见病患者的用药负担。

目前替度格鲁肽可通过穗岁康等惠民保获得较大程度报销。柯嘉表示:“崔伯购买了茂名的‘好心保’,加上创新药物支付补贴,他的药物费用获得报销,降低经济负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樊华

相关

高校应对大学生肥胖频出减脂绝学
减脂餐窗口管住嘴减重训练营迈开腿学术型减肥靠科学 高校应对大学生肥胖频出减脂绝学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及肥胖率已突破50%关口。对此,我国今年将持续推...
2025-04-22 00:44
共同守护绿色地球肯德基食物驿站全国突破1000站
4月21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之际,肯德基第1000家食物驿站落地广州肯德基德兴路DT餐厅,这标志着品牌首创的餐饮行业“食物驿站”公益模式已在全国实现千站的规模化布局。 从2021年制定《反食品浪费法》,到20...
2025-04-22 00:04
AI赋能中医传承与发展国医大师严世芸:是“经验医学”与“数据驱动
AI与中医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国医大师严世芸21日对记者表示,中医与AI的结合本质是“经验医学”与“数据驱动”的碰撞,既需保持中医整体观特色,又需解决AI落地中的可操作性问题,这可能是未来中医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中医...
2025-04-21 23:31
专家、业界聚焦中医药出海:探索可行性路径
澳大利亚是第一个通过立法方式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西方国家。记者21日了解到,中医产品在澳大利亚的市场接受度仍然在增长。 在“中医药出海——破局澳洲市场”研讨会上,记者获悉,许多澳大利亚人对中医疗法和产品表现出兴趣。这不仅...
2025-04-21 20:15
洞察困境、把脉路径第三届中国医院运营管理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4月18日-20日,第三届中国医院运营管理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以“系统融合多维创新高质量运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者、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分享发展经验,解读改革政策,展示理...
2025-04-21 18:29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