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

西安交大二附院完成陕西省首例“双侧孤立性髂总动脉瘤腔内重建”手术

来源:华商网2025-07-04 08:41阅读量:16698      

髂总动脉瘤是血管外科危急重症之一,一旦破裂死亡率超80%。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团队成功完成陕西省首例“双侧孤立性髂总动脉瘤腔内重建”手术。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

患者是一名65岁的男性,下腹部疼痛伴下肢跛行半年有余,近日因下腹部疼痛加重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血管外科马建仓教授团队接诊后,经详细检查,患者被确诊为“双侧孤立性髂总动脉瘤”,其中CT结果显示:瘤体直径分别达4cm和5cm大小,随时存在破裂风险。“由于病变位置特殊、双侧同时发病且需保留髂内动脉血流。”马建仓教授指出,传统手术存在创伤大、并发症风险高、治疗难度极大等问题。团队即刻联合多学科专家进行术前讨论,最终决定采用先进的“腔内重建术”这一创新术式。

手术中,主刀医生通过股动脉微小穿刺口,精准植入覆膜支架系统,在完全隔绝动脉瘤的同时,利用分支支架技术成功保留双侧髂内动脉的血供,避免了盆腔脏器缺血风险。手术历时2小时,出血量不足30ml。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恢复良好。

腔内重建术作为国际前沿技术,以“小切口、低风险”优势成为治疗趋势,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马建仓说,传统开放手术需切除瘤体并人工血管置换,创伤大、恢复慢,尤其对高龄或合并症患者风险极高。腔内重建术采用微创技术,通过血管腔内操作完成复杂重建,显著降低手术创伤;运用分支支架技术,在封堵动脉瘤的同时保留髂内动脉,避免传统术式可能导致的性功能障碍、肠道缺血等并发症;双侧同期治疗,一次性解决双侧病变,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痛苦及经济负担。

“此类手术对解剖结构重建的精准度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可能导致内漏或分支血管闭塞。”马建仓教授谈到,该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团队在复杂主动脉病变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三维影像导航、腔内器具创新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此次手术不仅填补了陕西省该领域技术空白,还彰显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在疑难血管疾病综合诊疗中的强大实力。

马建仓教授提醒,若老百姓出现下腹部、腰骶或腹股沟突发撕裂样剧痛,摸到腹股沟深处随心跳搏动的包块,头晕冷汗,血压骤降等情况需要警惕,必须立即拨打“120”,切勿自行活动。同时,既往或现患有动脉瘤的患者,平时请绝对避免搬运重物、用力排便和剧烈咳嗽,严格戒烟限酒,控制好血压血糖,日常动作轻缓防腹压骤升。髂动脉瘤破裂凶险,宁可警惕勿迟疑。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顾晓芸

相关

中新健康丨5岁女童游泳泡温泉后昏迷,“食脑虫”很危险
游泳泡温泉后孩子就陷入了昏迷,随后转入重症监护……日前,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孩子感染“阿米巴食脑虫”,情况危急,引发关注。 帖文称,该家长带5岁女儿分别于6月7日和6月14日游泳和泡温泉,6月22日孩子出现头痛...
2025-07-04 08:29
西安高新医院宋瑛院长出席第十九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并做专题报告
2025年6月28日,第十九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重庆盛大开幕。本届年会以“守正创新:擘画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新图景”为主题,汇聚全国医疗行业顶尖专家与管理精英,共同探讨医疗改革与医院管理的前沿议题。西安高新医院宋瑛院长受邀参...
2025-07-04 06:44
西安高新医院肠菌移植中心成立筹备会议今日举办
2025年7月2日,西安高新医院消化病院召开“肠菌移植中心成立实施可行性汇报会”。宋瑛院长,黄新副院长、医务部钟勇副主任、护理部陈玲主任以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会,围绕肠道微生态治疗前沿技术——粪菌移植,深入探讨其在医院...
2025-07-04 03:34
西安市第一医院开展急性卒中患者溶栓演练
7月2日上午在医务科、护理部现场指导下,急诊科协同卒中中心、检验科、影像科,聚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展开全程模拟真实救治场景急救演练,并进行了深度复盘。 演练模拟一位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的患者紧急来院就诊。急诊分诊...
2025-07-04 03:30
肌肉线条分明才是健康的好身材吗?丨中新真探
肌肉线条特别清晰分明的人,往往体脂率非常低,而过低的体脂率却未必能带来健康。一方面,脂类是合成雌激素和孕激素所必需的原料,而脂肪组织也可以储存这些激素,如果体脂率过低就会影响到这些激素的分泌,进而导致女性出现月经延迟、闭...
2025-07-04 02:12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