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

营养过剩时代还要不要贴秋膘?专家教你立秋进补新思路

来源:中新网2025-08-12 09:10阅读量:8363      

营养过剩时代 还要不要贴秋膘

立秋后,北方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贴秋膘的理由是,夏日的炙热和闷湿让不少人胃口不好、食欲不佳,由于吃得少了,体重往往有所减轻,为了弥补这“苦夏”的亏空,秋季来临之后就要好吃好喝地为自己“补膘”。

那么,我们真的需要“贴秋膘”吗?怎么吃能够适应节气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分析看。

胖人不要盲目“贴秋膘”

-->

膘的原意是“饱含油脂的肥肉”,肥膘更是指富含油脂的肥肉。“膘”用在人体身上主要指的是皮下脂肪。

那么怎么用“膘”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呢?从专业上讲,人体皮下脂肪的量及占体重的比例,也就是体脂百分比,是反映人体健康、预测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判断肥胖最常用的一个指标是体质指数,也就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这个指标是间接反映体内脂肪的,因为体内脂肪的测定不如体重和身高容易测量。

其实,最准确的应该用体脂百分比来判断肥胖,成年男性体脂百分比gt;25%,女性体脂百分比gt;30% 即为肥胖。

对于已经超“膘”的人来说,就不应该再盲目地“贴秋膘”了。

这种肥胖更易患慢病

脂肪在人体的不同分布,也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同影响。脂肪主要分布在内脏和上腹部皮下者称之为“腹型”或“中心性”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下腹部、臀部和大腿皮下者称之为“外周性”肥胖。

我国成年男性肥胖大都属于中心性肥胖,也就是俗称的“将军肚”;而中年女性肥胖也以腰腹部脂肪堆积较多。中心性肥胖得慢性疾病的危险比正常人群大大增加。相比其他类型的肥胖,中心性肥胖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升高3至4倍,同时也更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更大。

立秋进补新思路

而对于体重偏低、或者已经属于低体重的人,可以考虑适当“贴膘”,但应注意: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维持生命和健康需要40多种营养素,这些营养素缺一不可。对于人体不能合成的营养素,就需要从各种各样的食物中获取。没有一种天然的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秋补”不能一味地只吃大鱼大肉,奶制品、豆制品、菌藻类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要经常吃。

食物多样、预防秋燥 秋天由于天气干燥,容易上火,所以在食物选择上应多注意,预防秋燥。可以经常喝粥,如用小米、燕麦、薏米、莲子等杂粮熬制的粥类,熬粥的时候可以加一些薯类,如地瓜、山药等。少吃油炸食物,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吃动平衡,每天适量运动 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不用多说,重在坚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文/马博士健康团

科学审核/马冠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许一诺

相关

饿了就“心慌手抖”,可能跟这些疾病有关!
出现饥饿感,通常情况下,及时补充能量就能恢复活力。但有些人在感到饥饿的同时,还会出现心慌、手抖等症状,这可能是一些疾病发出的信号。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一起了解 可能与5种疾病有关 对健康人群来说,饿一会儿达不到心慌、...
2025-08-12 08:56
渐冻症创新药在汉启用
武汉晚报讯十年前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活动,让罕见病“渐冻症”走入大众视野。近日,用于治疗渐冻症的创新药托夫生注射液获批上市。8月7日,61岁患者周先生(化姓)在汉完成华中地区首针注射。随着腰穿针缓缓刺入皮肤,他的病情进...
2025-08-12 05:43
汛期强降雨易致肠道传染病高发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汛期强降雨易致肠道传染病高发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主汛期,全国多地迎来大范围强降雨。对此,专家提醒,汛期也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公众需提高警惕,积极做好预防措施。 为什么汛期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强...
2025-08-12 05:34
新时代公立口腔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创立50
院隆重举行新时代公立口腔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创立50周年大会,回顾医院50年发展历程,展望公立口腔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王松灵教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存玉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
2025-08-12 04:39
专家:血管性头痛或偏头痛病史者更易出现“脑结冰”
三伏酷暑,冰激凌、冰镇饮料常成为人们解暑的“利器”。然而,清凉背后可能暗藏风险——不少人在大快朵颐后突然遭遇剧烈头痛“袭击”,仿佛大脑被瞬间冻结。 11日,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薛战尤在此间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类头...
2025-08-12 04:25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