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

坐电车更容易晕车?

来源:中新网2025-09-30 05:32阅读量:18812      

近期,某演员乘电车时晕车一事登上热搜榜。部分网友借此回忆了类似的经历,“坐电车更容易晕车”的说法在社交平台升温。那么,电车比燃油车更易让人晕车吗?

电车晕车概率相对更高

在医学上,晕车被称为晕动症,是人体前庭系统与视觉感知冲突引发的适应性生理反应,常见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等。

-->

“我们可以用感觉冲突理论来解释晕车。”重庆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副教授唐帮备研究团队成员陆火平说,人眼看到车内静止的座椅、扶手等物体,会向大脑传递“身体静止”的信号,但负责感知平衡与运动的前庭系统,却能够捕捉车辆行驶中的线性加速度,向大脑传递“身体在运动”的信号。两类信号持续在大脑中“打架”,导致人体协调功能失衡。反复刺激后,人体神经系统便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激活呕吐中枢,晕车症状随之出现。

而电车与传统燃油车在技术特性上的显著差异,放大了这种“信号冲突”,这成为电车更易诱发晕车的关键因素。

然而,电车依靠电机驱动,电机具有瞬时高扭矩的特性,扭矩响应时间通常为燃油发动机的1/10,甚至更短。这意味着,驾驶员的脚刚接触加速踏板,电机就能够瞬间爆发动力,车辆运动状态会快速改变,随之而来的推背感或急加速后的拉扯感十分突出。

“这种毫无缓冲的动力变化,会让前庭系统瞬间接收到强烈的运动信号,而此时视觉系统和躯体感觉系统还没来得及反应,信号冲突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升级,从而加剧身体的不适感。”陆火平补充道。

除此之外,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燃油车发动机运转时的噪音,甚至能够通过噪音的变化判断车辆状态。比如,发动机噪音变大,意味着车辆正在加速;噪音变小,则说明车辆在减速或匀速行驶。这种可感知的噪音,在无形中成为一种辅助信号,帮助大脑协调各感官系统的信息。

而电车在行驶过程中,电机运转产生的噪音极小,主要以高频电流声为主,且震动多为低频震动,难以被人体准确感知。为了保障安全,电车会通过外部扬声器模拟燃油车的发动机噪音,但这种模拟噪音与车辆实际运动状态的匹配度,远不如燃油车。

“当大脑无法通过熟悉的噪音、震动信号判断车辆的行驶状态,原本用于协调感官系统的辅助信号消失,各系统传递的信息更难统一,感官协调能力会受到干扰,进而增加晕车的概率。”唐帮备说。

“综上所述,电车确实相对燃油车更易诱发晕车。”唐帮备说。

从人和车两方面努力缓解不适

那么,为何有人乘坐电车没事,有人却晕车呢?

“晕车的发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前庭系统敏感度、年龄、身体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体对电车行驶状态的适应能力。”唐帮备说。

具体而言,从生理基础来看,前庭系统天生敏感的人,内耳中负责感知运动的半规管、耳石器官更灵敏,更容易捕捉到车辆细微的加速、减速变化,也更容易晕车。儿童的前庭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老年人的前庭功能逐渐退化,这两类人协调处理感官信息的能力较弱,晕车风险更高。除此之外,当人处于疲劳、空腹等状态时,神经系统的耐受度会下降,即便面对轻微的信号冲突,也可能晕车。

基于上述分析,唐帮备团队从人与车两方面,提出了缓解晕车的建议。

从人的角度出发,乘客可通过主动调节身体状态,更好地适应电车行驶特性。乘车前,可借助针灸刺激合谷、内关等穴位,降低前庭系统敏感度,从而减少晕车的可能。同时,可采用药物预防手段,在乘车前服用晕车药,但需留意药物可能带来的嗜睡、口干等副作用,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服用时要格外谨慎。此外,日常可通过定期乘坐电车开展适应性训练,让身体逐步习惯电机驱动带来的动力变化与能量回收系统的减速模式,提升神经系统对感官冲突的耐受度。

从车的角度来看,可通过技术升级减少行驶过程中引发乘客感官冲突的因素。首先是通过优化算法,使电车更准确地识别车道偏移、路面颠簸等路况信息,让车辆根据路况平缓调整行驶状态,避免突然加速、减速。其次是可通过参数自适应控制技术改善驾乘体验。可通过大量实验,采集不同人群在电车行驶中的生理反应数据,确定易诱发晕车的行驶状态区间。车辆系统若检测到行驶状态接近阈值,将自动调整动力输出、能量回收强度等参数,避开“晕车区间”。

“目前,我们团队正在开展针对电车晕车的研究。比如,我们分析驾乘人员的身体图像信息,预测其是否会晕车;一旦捕捉到晕车前兆,会向车辆控制系统发送信号,启动对应的防晕车模式。”唐帮备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电车晕车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绿色出行将会更舒适、更安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苏婉蓉

相关

牛奶“脂”识点:减肥该怎么喝牛奶?科学减重一起来
那么,如何正确地喝牛奶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该选全脂还是脱脂?热牛奶的奶皮要不要去掉?这些看似日常的选择,背后藏着不少健康学问。此外,近期农业农村部出台新规,要求常温奶禁用复原乳,这一政策让我们手中的牛奶“纯度”更有保...
2025-09-30 04:38
润都股份获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药品注册证书
冯秀语编|李亦辉 9月29日,润都股份公告,公司近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批准其生产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I)注册。该药品为化学药品4类,规格为每片含缬沙坦80mg,苯磺酸氨氯地平5mg,适用于治...
2025-09-30 02:33
“双国家中心”协同发力打造“身心一体”的整合式医疗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2日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将通过机制创新、资源下沉、技术赋能,构建一个覆盖全国、上下联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
2025-09-30 02:26
中新健康丨专家:牙刷应放在干燥通风处每3个月更换
龋病、牙周疾病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正日益影响公众健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吴斌日前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表示,刷牙不仅关乎口腔清洁,更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吴斌表示,长期不刷牙不仅会导致口腔卫...
2025-09-30 02:12
无聊的潮人们,又开始往自己脖子上拴绳了
时尚是一种丑陋的形式,以至于无聊的人类每过半年就要更新一次。 当四平八稳的极简主义、中性色崇拜统摄人类美学多年后,受够了的潮人们终于决定整点新活: 比如,往自己脖子上拴根绳。 在刚刚结束的2026纽约时装周上,一个...
2025-09-29 20:39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