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

冷空气“冻”真格了应对“断崖式”降温防护指南快收好

来源:中新网2025-10-24 12:43阅读量:19301      

有一种冷

叫“早晨出门忘穿秋裤”

有一种慌

叫“翻遍衣柜找不到厚衣裳”

-->

有一种悟

叫“冷空气来才懂保暖要提前”

最近几天,冷空气持续发力,全国多地迎来“断崖式”降温。中央气象台预计,25日至26日,新一轮冷空气又将影响我国,主要波及北方地区,将给北方大部分地区带来4℃至6℃,局地8℃左右的降温。降温防护指南快收好

穿衣有讲究

暖得科学不遭罪

秋冬季节

室内外温差大

穿衣遵循“洋葱式穿衣法”

可助你灵活应对严寒

内层: 贴身要穿排汗功能好的衣物,如纯棉、莫代尔或优选的美利奴羊毛织物,保持皮肤干爽是关键。出汗后,纯棉内衣易湿冷,户外活动时需注意。

中层: 穿一件能锁住热量的衣服,如羊毛衫、抓绒衣或薄羽绒服,负责主要的保暖工作。

外层: 套上冲锋衣、防风外套或厚羽绒服,抵御寒风入侵,保暖效果立刻翻倍。

重点部位别漏风

头部、颈部、腰部、脚踝是“抗寒薄弱区”,要加强防护,避免漏风。

头颈部:戴上帽子、围巾,身体大半热量从这里溜走。

脚部:“寒从脚下起”,穿上厚袜子+保暖的鞋子,晚上可以用热水泡脚,驱散一身寒气。

腰腹部:怕冷的朋友可以多加一件背心或马甲,护住腰腹,全身都暖和。

老人小孩不宜穿太多

老人小孩代谢较慢,过度包裹容易出汗,反而增加感冒风险。建议比成年人多穿一件薄衣,以手脚不凉、后背无汗为合适标准。

室内取暖有方法

安全过冬需警惕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

尘封许久的各类“取暖神器”

也被大伙儿拿出来“救急”

看似温暖惬意的场景

背后却潜藏着不小的风险

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冬季取暖的“隐形杀手”,它无色无味,浓度达0.04%就可能致人中毒,烧炭取暖、密闭环境用燃气热水器等都是高危场景。

预防:通风是关键

用煤炉、炭火取暖时,必须保持门窗留缝通风,严禁在密闭室内吃炭火火锅或烧烤。

燃气热水器、壁挂炉要定期检查管道,避免漏气;使用时确保通风良好,不用直排式热水器。

汽车停在车库或密闭空间时,切勿长时间开空调,哪怕留缝也存在中毒风险。

急救:牢记“三步法”

一旦发现有人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皮肤呈樱桃红色等中毒症状,立即按以下步骤操作:

断源通风:迅速关闭燃气阀、熄灭炭火,打开门窗让空气对流,避免使用打火机等明火。

转移保暖: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但避免剧烈活动。

及时送医:无论症状轻重,都要立即拨打120,即使患者清醒也需就医,防止延迟性神经损伤。

电器取暖注意防火

电暖器、电热毯、暖手宝是冬季最常用的取暖设备,然而错误使用它们极易造成火灾。

电暖器:保持“一米安全距离”

电暖器发热管温度可高达512.3℃,3秒就能引燃卫生纸,1分钟可烧穿毛巾。务必远离窗帘、沙发等易燃物,禁止覆盖物品或烘烤衣物、食物,更不能用来烤肉——油脂滴落瞬间会产生火星。

电热毯:“睡前加热,睡时断电”

严禁折叠使用、贴身接触或整夜通电,需在上面铺一层床单隔绝高温。长期搁置后首次使用,要通电半小时观察是否异常,且不可水洗或揉搓。

暖手宝:杜绝“边充边用”

充电时若发现鼓包、漏液或温度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充电完成后必须拔下插头再触碰,避免爆炸风险。

饮食加调理

从内到外补补暖

俗话说

“穿厚不如吃暖”

面对来势汹汹的冷空气

合理的饮食选择也能帮你

从内部武装起来

多吃“温性高蛋白”食物

想要长时间抵御寒冷,高蛋白食物必不可少。羊肉是最为经典的暖身选择,将羊肉加葱姜去膻后炖萝卜,温补效果显著。如果你更偏爱素食,也可以多吃豆腐,豆腐里的维生素B2是一种可以降低人体耗氧量的物质,可以帮助减少体内的热量流失,从而起到御寒的效果。

喝对热水更暖身

别喝刚烧开的沸水,晾到40到50℃时饮用最佳,避免刺激食道;也可以泡点生姜红枣茶、桂圆枸杞茶,帮助身体驱寒暖身,但容易上火的人要少放桂圆。

特别提示:喝酒不暖身

有些人觉得喝酒可以御寒,这是因为酒精会刺激血管扩张,让你暂时感觉发热,但随后会造成热量快速流失,反而更冷,所以可千万别靠喝酒御寒!

监制丨郑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安远

相关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近期 全国南北方受冷空气影响 北方多地寒意提前上线 南方秋意也已拉满--> 多地经历换季式降温 你是否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多穿点,小心冻感冒!” 感冒真是“冻”出来的吗? 一降温就感冒! 是不是“冻”...
2025-10-24 12:16
英特尔终于盈利了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内容编译自CRN。 英特尔周四警告称,由于当前需求“超过供应”,CPU短缺可能会持续到明年。这家半导体巨头报告称,在其持续的复苏努力中,其“执行情况连续第四个季度改善...
2025-10-24 10:49
“防噎神器”能否代替海姆立克急救法?
热门款销量超7万件!“急救视频”引发网友争论 “防噎神器”能否代替海姆立克急救法? 孩子吃饭时不小心噎到了,关键时刻拿出“海姆立克急救仪”,按一下按钮,就能将异物吸出,整个过程也就几秒钟……不少家长看了这样的短视频后...
2025-10-24 10:03
气温“断崖式”下跌,当心“寒冷性过敏”
气温“断崖式”下跌,当心“寒冷性过敏” 医生提醒:这种荨麻疹来去匆匆,但严重时可致休克 随着一轮强劲冷空气来袭,气温出现“断崖式”下跌。与此同时,不少医院的皮肤科也迎来了不少因为被冷风“吹”过敏的患者。“当时手上、脸...
2025-10-24 09:45
中国医疗队巧施妙手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为莫桑比克患者重燃生命希望
近日,在马拉维卡姆祖中心医院,第12批援马拉维中国医疗队利隆圭分队妇产科医生李龙与普外科医生季伟成,成功运用创新性治疗方法,为一名因术后严重并发症生命垂危的患者稳定了病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机。 第12批援马拉维中国医...
2025-10-24 09:17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