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

遇癌不恐慌科学防治是关键

来源:华商网2025-04-22 04:25阅读量:10909      

恶性肿瘤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肿瘤的认知在不断提升,但仍有很多群众“谈癌色变”。专家近日表示,肿瘤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公众应持续提高科学防治意识,早诊早治、规范诊疗,是控制癌症风险最为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

“我国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宫颈癌等,很多癌症通过早诊早治是可以治愈的。”青海红十字医院肿瘤科主任张宽说。

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党委委员、肿瘤放疗二科主任王嵘介绍,肿瘤大致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恶性肿瘤又分为癌和肉瘤。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致癌的因素也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专家表示,目前可以通过三级预防进行癌症防控,一级预防是指病因预防,即消除或减少可能导致肿瘤发生的因素,如控烟限酒、合理饮食、避免接触致癌物质等;二级预防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通过筛查、体检等手段发现肿瘤的早期病变,及时进行干预;三级预防是指通过综合治疗等手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一些群众存在认知误区,对肿瘤盲目恐惧,也未培养起科学规范的健康意识,认为自己身体还好不用做相关体检。”王嵘说,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按时体检、早期干预等,可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公众应持续提高对肿瘤的认知和防治意识,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以实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竹隐

相关

创新药开出华南首方短肠综合征患者有望告别“输液袋”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移植外科/小肠外科主任柯嘉21日为一位短肠综合征患者开出了替度格鲁肽的华南成人首方,短肠综合征患者有望告别“输液袋”。 “本以为以后难以正常饮食且离不开输液袋维持,没想到有希望。”来自广东茂名的崔伯...
2025-04-22 02:56
高校应对大学生肥胖频出减脂绝学
减脂餐窗口管住嘴减重训练营迈开腿学术型减肥靠科学 高校应对大学生肥胖频出减脂绝学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及肥胖率已突破50%关口。对此,我国今年将持续推...
2025-04-22 00:44
共同守护绿色地球肯德基食物驿站全国突破1000站
4月21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之际,肯德基第1000家食物驿站落地广州肯德基德兴路DT餐厅,这标志着品牌首创的餐饮行业“食物驿站”公益模式已在全国实现千站的规模化布局。 从2021年制定《反食品浪费法》,到20...
2025-04-22 00:04
AI赋能中医传承与发展国医大师严世芸:是“经验医学”与“数据驱动
AI与中医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国医大师严世芸21日对记者表示,中医与AI的结合本质是“经验医学”与“数据驱动”的碰撞,既需保持中医整体观特色,又需解决AI落地中的可操作性问题,这可能是未来中医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中医...
2025-04-21 23:31
专家、业界聚焦中医药出海:探索可行性路径
澳大利亚是第一个通过立法方式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西方国家。记者21日了解到,中医产品在澳大利亚的市场接受度仍然在增长。 在“中医药出海——破局澳洲市场”研讨会上,记者获悉,许多澳大利亚人对中医疗法和产品表现出兴趣。这不仅...
2025-04-21 20:15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