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

小心骨质疏松“偷”走健康女性更年期前提早干预

来源:中新网2025-10-24 16:12阅读量:17155      

小心骨质疏松“偷”走健康

女性更年期前提早干预,对因治疗是关键

骨质疏松常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许多人误以为它只是简单的“缺钙”,却不知其后果严重——从骨痛、身高缩短,到驼背、脊柱变形,甚至影响心肺及消化功能。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已成为困扰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群体的主要慢性病之一。10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7号楼骨松科门诊,洪维主任医师已准时出现在诊室,她与骨质疏松的战斗,又悄悄拉开了序幕。

-->

围绝经期需关注

“人老了,骨头是会老的,这是自然规律。”洪维仔细看着一位63岁女患者的检查报告,语气温和而肯定,“您还没到骨质疏松那一步,目前是‘骨量减少’。”这位患者主诉骨痛、背痛,她48岁自然绝经,至今已15年。

“您年轻时候‘储备金’存得比较好。”洪维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但现在的问题,是支出大于收入了。就像一家银行,您原本存入的本金不错,可现在花钱的速度超过了挣钱的速度,骨量的‘储蓄’就不足了。”

骨骼是一个活着的器官,始终处在“拆”与“建”的动态平衡中。破骨细胞如同“拆迁队”,负责清除老旧骨骼;成骨细胞则像“建筑队”,不断制造新的骨组织。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女性绝经后,体内环境剧变——“拆迁队”活力大增,而“建筑队”却效率低下。骨量流失,骨骼结构变得稀疏脆弱。

“女性在绝经期的时候由于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骨量流失往往很快,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建议女性在围绝经期时就前往专科门诊,进行专业的骨健康评估,以便及早了解是否存在骨量的快速流失,并及时干预。”洪维说,人体的骨量会在30—35岁达到高峰,称为骨峰值,40岁逐渐下降,女性45岁以后尤其是绝经后会出现快速骨流失,因此要想老来骨头硬朗,35岁前就要打好底子。

“所以,我们现在要用的药,核心作用是‘关水龙头’。”洪维对患者说,“单纯的补钙,就像只往一个漏水的池子里加水,却不堵住漏洞。我们必须先抑制过快的骨吸收,把流失的速度降下来,补进去的钙才能真正被利用,加固骨骼。”

全面筛查找根源

身患乳腺癌的李女士在华东医院治疗骨质疏松超过3年。洪维看着她的检查结果笑着说:“你坚持吃药的效果非常理想,已经能和打针的效果相媲美了。”

乳腺癌的许多关键治疗手段,例如抑制卵巢功能、切除卵巢,或是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都会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而雌激素,正是骨骼重要的“守护者”。一旦失去它的保护,骨质便会加速流失,骨骼会在无声中变得脆弱。

更值得注意的是,化疗也可能对卵巢功能造成影响,导致一些年轻患者提前进入绝经状态,使得她们不得不早早面对本该在老年时才出现的骨流失问题。

“你现在这个骨密度指标维持得非常理想,”洪维的语气带着肯定与鼓励,“就继续保持现在的治疗方案,半年后再来复查。你能这么早就有意识关注骨骼健康,效果自然就好。”

骨质疏松的病因复杂多样。除乳腺癌治疗相关因素外,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会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某些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慢性肾病等;或是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抗抑郁药,以及肿瘤放化疗药物、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和抗乙肝药物等,都可能成为骨质疏松的诱因。

因此,在确诊骨质疏松后,关键不在于盲目补钙,而在于全面筛查,找准病因、对症治疗,才能从根源上守护骨骼健康。

适度丰腴护骨骼

一位六十多岁的女性患者拿着报告单坐下。一年多前,她在同事的推荐下做了骨密度检查,结果令人心惊:严重的骨质疏松。

骨量怎会流失得如此严重?追根溯源,竟然是体重惹的祸。

“我本来只有83斤,现在已经98斤了。”患者回忆道。洪维肯定地点点头,随即解释道,“体重偏轻的人,确实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我们的骨头是需要负重的,适当的压力会刺激骨骼,从而促进骨形成。如果体重太轻,骨骼就失去了这种重要的力学刺激,变得‘懒惰’,骨量就更容易流失。”

其次,肌肉组织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骨头外面包着脂肪,脂肪会分泌很多因子,这些因子对骨骼健康也有积极作用。”

然而,这绝不意味着越胖越好。BMI指数一旦超过35,进入肥胖范畴,反而会增加骨折风险。洪维说,如果身体笨重,平衡能力下降,就容易跌倒;过度的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脂肪会产生复杂的炎症环境,可能也会反过来扰乱骨代谢,加速骨吸收。因此,洪维强调,保持适中和稳定的体重,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骨骼。

定期随访是保障

出现什么样的症状需要警惕骨质疏松?洪维说,腰背痛、脚抽筋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在翻身时、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此外,如果发现身高缩短、驼背,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就发生了骨折,比如崴脚骨折、坐车颠簸骨折,甚至咳嗽都能骨折,就要当心是否有骨质疏松。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父母有髋部骨折的家族史,要警惕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治疗和定期随访。患者至少每年进行1次骨密度和相关影像学检查,每3—6个月检测血液、尿液等,及时评估骨健康的情况和调整治疗方案。”洪维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李陈默

相关

从“跟跑”到“领跑”国产医疗装备“利器”层出
“十四五”时期更多好药、新药被纳入医保目录,而这五年也是我国医药科技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五年,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下,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逐步从“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转变。这五...
2025-10-24 15:32
蘑菇抗衰又防癌日常这样做菜营养更丰富
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 每天食用12克以上蘑菇 对于减缓认知衰老有一定帮助 每天食用18克蘑菇--> 对于防癌有一定帮助 平菇、金针菇、香菇、杏鲍菇、茶树菇 不同蘑菇有哪些营养价值?如何搭配? 01 ...
2025-10-24 15:08
“贴秋膘”还能越贴越瘦?方法来了!
“贴秋膘”还能越贴越瘦?方法来了! 凉风习习,您是否也开始“贴秋膘”了? 在不少人印象里,“贴秋膘”难免会导致体重上涨、脂肪堆积。但在饮食结构丰富、生活方式多样的今天,传统“贴秋膘”的理念亟待升级——其核心应该是补营...
2025-10-24 14:23
刘斌:统筹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强化本外币一体化管理
10月23-25日,2025外滩年会“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召开。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刘斌在会上表示,在近年来便利化措施的基础上,外汇局下一步的总体考虑可概括为: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
2025-10-24 13:50
换季孩子易感冒?做好几点防“中招”!
秋天昼夜温差加大,普通感冒、流感高发。有家长反映最近孩子班里经常有同学感冒咳嗽,孩子抵抗力稍弱,很容易就被传染,看着孩子生病难受,耽误学习,做家长的也跟着着急。近期,孩子应该如何防感冒、防流感?本期答家长问,广州日报全媒...
2025-10-24 13:25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