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

颈动脉长了斑块就会脑梗?

来源:中新网2025-09-18 17:19阅读量:18745      

“医生,我体检查出颈动脉斑块,是不是脑梗的前兆?”近来,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副主任医师张婷,在门诊接诊到不少因体检报告上显示颈动脉斑块而焦虑的患者。

-->

其实,颈动脉斑块在40岁以上人群中检出率超40%。最新医学研究证实,科学干预不仅能稳定斑块,甚至能让它缩小。

张婷解释,随着年龄增长,胆固醇、钙盐等物质在血管壁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像家里水管内壁结的水垢,颈动脉同样如此。一般而言,40岁以上人群约40%存在颈动脉斑块,6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达90%。这是血管老化现象,不等于脑梗判决书。

“真正决定脑梗风险的不是颈动脉斑块大小,而是它的稳定性。”张婷表示,稳定斑块像坚硬的鹅卵石,表面光滑,不易破裂,风险较低;不稳定斑块似薄皮汤包,表面易破溃,破裂脱落后瞬间形成血栓。所以,哪怕很小的不稳定斑块,一旦破裂可能会堵塞脑血管,导致脑梗。

如果查出颈动脉斑块,要科学应对、三管齐下。

精准用药是核心: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胆固醇合成;依折麦布,可以阻断肠道吸收胆固醇;PCSK9抑制剂(注射剂),可以强力清除血液胆固醇。需要注意的是,遵医嘱服药,擅自停药可能导致斑块加速恶化。

生活方式是基石:饮食方面,每天摄入500克蔬菜+250克水果,优选鱼肉替代红肉;运动方面,建议每周快走或游泳150分钟,相当于每天运动25分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压<140/90毫米汞柱,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立即戒烟,吸烟者斑块破裂风险比不吸烟者增加3倍。

定期监测:建议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血脂血糖检查;关注重点斑块稳定性,超声可识别,高危人群需每6个月复查。

此外,四类人群需进行颈动脉斑块筛查:40岁以上且吸烟、肥胖、久坐者;“三高”患者;有心脑血管病史或家族史者;出现头晕、视物模糊、肢体无力症状者。

该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肖长江教授提醒,颈动脉斑块不等于脑梗,而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在科学管理下,可以让这个“定时炸弹”变成安全的“血管管家”,它可能不会完全消失,但会变得稳定、温顺,与你和平共处。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白鸽

相关

破译生命密码、挑战衰老极限……AI如何重塑未来人类健康
人体由约30万亿个细胞构成,每个细胞每秒发生近10亿次化学反应。一分钟内的生命活动规模如此庞大,以至于“百亿亿次”这样的数值也仅能描述其冰山一角。 近年来,科学家不断深入探索细胞内部,从细胞核到基因组,逐步揭示微观世界...
2025-09-18 16:18
运动减重何时效率高?该选哪种运动方法?科学减重一起来
秋高气爽,不少人再一次给自己立下了减重、减脂的目标。如何科学运动,更有效地减脂并维持身体健康? Q“夏天运动效果好”“冬天燃脂效率高”等说法被大家口口相传,通过运动来减重,一年四季中什么时候效率最高? A天气对运动效...
2025-09-18 15:13
西安市第一医院赴东大街道庆镇村开展义诊活动
2025年9月12日,西安市第一医院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基层群众”为主题,赴东大街道庆镇村开展义诊活动,将三甲医院优质医疗服务直接送至群众身边。 本次义诊活动组建了多学科专家团队,由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陆艳、韩媛,...
2025-09-18 13:52
消化内科的“刀客”如何显神通?
提到消化内镜,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它作为消化内科医生的“火眼金睛”,能精准捕捉消化道内部的真实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息肉、肿瘤、早癌、异物等占位性病变,以及获取组织样本,判断病变性质等。而如今,消化内镜的“本领”远不止这些...
2025-09-18 12:23
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打耳洞后会长这种肉疙瘩啊?
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打耳洞后会长这种肉疙瘩啊??? 打过耳洞的人一定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人打完耳洞后,耳朵上会突然冒出个“肉疙瘩”,严重得连耳洞都“保不住”?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所有打完耳洞的人都会“中招”。...
2025-09-18 11:11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