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

专家:脆性骨折患者术后应及早接受抗骨质疏松干预治疗

来源:中新网2025-10-24 21:01阅读量:5857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显著升高。”上海的骨质疏松与肌少症专家盛辉教授20日对记者介绍。

10月20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结合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控现状,共同发布今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健康体重,强骨健身”,希望培养全民科学管理体重、强骨健身的健康素养,助力真正实现健康骨骼。

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与肌少症科主任盛辉教授告诉记者,骨质疏松症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致死率高和低认知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三大特点。据悉,中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群规模庞大,其中女性占大多数;需要管理的低骨量人群更为庞大。

这位专家表示,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折1年内死亡率达20%,存活下来的50%会致残。一项大型流调显示:上海地区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仅为7.4%,诊断率仅为6.4%,治疗率只有30%。另外,在已发生脆性骨折的患者中,仅有约30%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

-->

“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并引发沉重社会经济负担。因此,提升社会大众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意识,意义重大。”盛辉教授直言。大型研究显示,骨质疏松患者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如果没有抗骨质疏松治疗,再次发生脆性骨折的风险极大升高,如发生骨折后,没有干预,术后1年内再次骨折风险增加2.7倍。其中女性再次骨折风险明显高于男性。

盛辉教授表示,这种骨折后再次骨折风险增加的情况,在术后2年内特别明显,而2年内再次骨折风险明显增加的现象被称为“迫在眉睫”的骨折。这种现象会持续至少10年甚至更长。因此,曾发生脆性骨折的民众,一定要在术后及早进行抗骨质疏松的干预和治疗。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系列研究显示,骨骼是人体运动系统的核心支撑结构,其健康状态与机体生命质量和多种机能息息相关,骨骼健康是维系全身健康的重要基石,骨质疏松症对身心造成不利影响;科学管理体重与骨骼健康密不可分。

这位专家直言,无论是体型过瘦还是过胖,都会对骨骼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如何做好“健康体重强骨健身”,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建议公众定期监测体重、体脂率、肌肉围度等指标,根据身体变化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保持适宜体重;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如可选择“有氧+力量+平衡”相结合的多种运动模式,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应尽早进行骨密度检测。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盛辉教授介绍,其所在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已启动多学科合作模式,成立了骨质疏松与肌少症科,并将筹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症诊治中心,联合骨科、疼痛科、康复科、中医科以及营养科等,开设骨质疏松骨折术后管理联合门诊、骨质疏松疼痛联合门诊、肌少性骨质疏松症联合门诊,尽量减少骨质疏松骨折和再骨折的发生,实现健康老龄化。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醉言

相关

小心骨质疏松“偷”走健康
小心骨质疏松“偷”走健康 女性更年期前提早干预,对因治疗是关键 骨质疏松常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许多人误以为它只是简单的“缺钙”,却不知其后果严重——从骨痛、身高缩短,到驼背、脊柱变形,甚至影响心肺及消化功能。-...
2025-10-24 20:14
人机交互新突破中国新一代柔性脑机接口临床植入成功
记者24日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获悉,该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52岁大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植入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柔性脑机接口,可实现高通量单细胞动作电位采集。院方称,这是中国首例超百通道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的临床植入手术...
2025-10-24 19:37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清洁电力:靶向发力保障冬季安全供电
四季度以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清洁电力开发项目部提前安排电网冬季安全运行措施,科学部署冬防保温工作,强化施工作业安全管控,全方位打响冬季供电保油攻坚战。 该项目部结合秋冬季电网运行特点,科学编制冬季电网及单条线路故障应急...
2025-10-24 19:01
中国专家最新研究为晚期肺鳞癌患者带来全新更优治疗选择
记者20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升了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临床获益,为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简称:肺鳞癌)患者带来了免疫联合抗血管协同抗肿瘤疗法的全新更优选择。 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学术带头人、上海市肺部肿...
2025-10-24 18:17
防寒更要防病!医生提醒:别让低温“冻”破主动脉
伴随天气转凉,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疾病呈现高发趋势。10月17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当天累计接诊了13位主动脉夹层的患者。 “主动脉是人体最大动脉,主动脉夹层一旦发生破裂,可能几十秒人就没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
2025-10-24 17:43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