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

一年染发尽量别超过这个次数!很多人不知道

来源:中新网2025-10-25 09:58阅读量:13458      

不管是为了追逐潮流发色,还是遮盖白发,“染发”是很多人每隔几个月就要进行的项目。

日前,“00后女生追星频繁染发患肾病”的话题引发热议。染发剂里到底有什么?频繁染发存在哪些健康风险?

染发时,身体在经历什么?

郑州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沈蓓莉表示,大多数染发剂中都含有一种名为苯二胺的化学物质。

苯二胺及其代谢产物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无疑增加了肾脏的负担。

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颖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染发剂的染料分子会渗透到头发鳞片层,以此改变发色。

在这期间,染发剂含有的铅、铁、铜、汞等重金属会通过头发、头皮被人体吸收。

其中,铅被吸收后需经肾脏排泄,会对肾脏造成损伤。

染发剂还含有苯胺、苯酚及过氧化氢等成分,目前虽无染发剂明确致癌的结论,但趋向性观点认为,长期频繁接触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张颖鹏提醒,染发后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轻则可导致头皮发红、瘙痒、脱屑,重则可引发头皮和面部水肿、长水疱,症状多在几小时到数日内出现,抓破后易引发细菌感染。

极少数情况下,染发剂可能随洗头、洗澡水流至全身,导致全身受累。若症状严重或持续超2天,需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

医生:每年染发最好不超过2次

目前尚无完全无害的染发剂,降低染发伤害需从使用频率和产品选择入手。

张颖鹏提醒,建议每年染发最好不超过2次,禁用放置半年以上的过期产品。

少用永久性染发剂,2020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使用永久染发剂与皮肤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注意不要同时用不同品牌的染发剂,避免成分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物质、增加过敏几率。

头皮敏感者可在染发前,在额前、耳后发际及头皮涂一层凡士林或面霜,减少染发剂直接接触。染发后需多清洗几次,以减少残留。

此外,染发间隔要尽可能拉大,以3个月以上为宜。

孕期、哺乳期女性最好别染发;头面部有疖、痈、溢脂性皮炎或皮肤损伤,以及免疫力低下、处于疾病恢复期的人,最好不要染发。

植物染发不一定安全

近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的《染发化妆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

染发产品不得使用“植物染发”等容易引人误解的词语,并建议慎用“温和”“安全”等宣传用语,以进一步规范染发化妆品市场的宣传以及评价工作。

目前,市场上不少宣称“植物染发”的产品,实际上仍以化学染发成分为核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淑霞指出,植物染发剂通常指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或以其为原料制成的产品。

这类产品确实具备刺激性小、致敏风险较低等优势,但也普遍存在颜色选择有限、上色难度大、颜色较浅及持色时间短等问题。

从技术角度来讲,要实现有效染发,必须打开头发表面的毛鳞片以使色素附着,而纯天然植物成分通常难以实现这一过程。

尽管不少产品在包装和广告中突出“真植物、真健康”“天然温和无刺激”等卖点,其核心染发成分仍依赖于对苯二胺、间苯二酚等化学物质,这些成分实则为公认的强过敏原。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皮肤内科主任医师高芸璐提醒,对易过敏人群而言,使用含此类成分的染发剂容易引发头皮红肿、瘙痒,甚至皮疹。

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核对成分表与安全警示,理性看待“纯植物”等宣传。

染发前不洗头,以利用油脂保护头皮。染发最好由专业人员操作,减少直接接触,头皮有异常时暂缓染发。

-->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夏冰

相关

眼睛是唯一“不会长大的器官”?专家:成年后眼睛变大需重视
眼睛是唯一“不会长大的器官”? 眼科医生:不准确!但成年后“眼睛变大”需引起重视 近日,眼睛因被称为#人唯一不会长大的器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部分网友对此表示认同,留言称“难怪小时候眼睛巨大,渐渐长大后就不...
2025-10-25 08:30
上海银行601229.SH新增一起对外投资,被投资公司为丽珠医药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显示,上海银行新增一起对外投资事件,被投资公司为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朱保国,投资占比为0.39%。该公司从事医药制造业,注册资本为94358.5025万人民币。目前,上海银行...
2025-10-25 05:34
首届ESG国际博览会开幕,鲸牛ESG大模型2.0发布
10月24日,ESG中国·创新年会暨首届ESG国际博览会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全链创新领航绿色变革未来”,致力于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ESG协同发展平台。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彭华...
2025-10-25 03:10
60岁以上颈动脉容易长斑块这样做能缩小血管斑块
近年来,公众对颈动脉斑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有40%,而60岁以上的人群检出率甚至高达100%。 颈动脉斑块的存在会对健康造成多大的威胁?怎样科学看待颈动脉斑块的问题? 什么是颈动...
2025-10-25 01:52
朝“问”健康丨感觉痛不要忍!这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最近,北方多地迎来秋雨连绵的天气,同时遭遇了“断崖式”降温,不少关节炎患者感到关节疼痛加重。还有一些人一降温就有头疼的症状,这可能与寒冷刺激、偏头痛、高血压等有关。一起来聊一聊身体感受到的那些“痛”。 有些痛不容忽视可...
2025-10-25 01:15
图文